健康科普
冬去春來,乍暖還寒,正是一些傳染病的多發(fā)季節(jié)。春季常見傳染病多通過呼吸道傳播,也可通過直接接觸和胃腸道等途徑傳播。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春季幾種常見的傳染病。
01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
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是因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而導致的呼吸道傳染病。
主要傳播途徑
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。目前的主要流行株是Omicron變異株BA.5分支。
主要臨床表現(xiàn)
發(fā)熱、干咳、咽干、咽痛、乏力、鼻塞、鼻涕、惡心、嘔吐、腹瀉等癥狀。
02 流行性感冒
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,具有較強的傳染性。
常見的臨床表現(xiàn)
發(fā)熱、頭痛、流涕、咽痛、干咳、全身肌肉關節(jié)酸痛不適等,發(fā)熱一股持續(xù)3-4天。
03 手足口病
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。
主要癥狀
急性起病,可有輕微發(fā)燒,口腔內部出現(xiàn)瘡疹或潰瘍,手、足、臀部、腿部出現(xiàn)斑丘疹,后轉皰疹,手足部較多,掌背面均有,不癢不痛,少數(shù)病例較重。多發(fā)生于5歲以下兒童。
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很多,如柯薩奇病毒、腸道病毒71型(EV71)、??刹《镜?。手足口病重癥病例以EV71型病毒感染為主。
04 諾如病毒
諾如病毒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和快速傳播能力。諾如病毒抵抗力極強,耐低溫;75%酒精、免洗洗手液都無法滅活它;能在物體表面存活2周,在水中存活2個月以上。目前,沒有針對諾如病毒感染的特效治療藥物,諾如病毒感染的治療主要以對癥或支持治療為主,但易脫水人群如幼兒、老人需格外關注。
一般以輕癥為主,最常見癥狀:嘔吐和腹瀉,其次為惡心、腹痛、頭痛、發(fā)熱、畏寒和肌肉酸痛等。
春季常見傳染病高發(fā),
諾如病毒需要特別注意!
冠縣人民醫(yī)院提醒您:
預防諾如病毒感染的關鍵是
做好個人衛(wèi)生、食品衛(wèi)生、
飲水衛(wèi)生。
如何預防諾如病毒感染
養(yǎng)成良好的衛(wèi)生習慣
飯前便后及接觸臟東西后要洗手,掌握“七步洗手法”。
注意飲食衛(wèi)生
不吃腐敗變質的食物,保證飲用水的安全,喝開水不喝生水,不吃生冷不潔食物,生熟食品要分開。
注意飲水衛(wèi)生
使用直飲水的單位,要定期對直飲水機進行清潔、維護。
做好校園疫情防控
托幼機構、學校等集體單位是諾如疫情的高發(fā)場所,應做好晨(午)檢、因病缺勤登記追蹤、清潔消毒、通風和食堂管理等工作。發(fā)現(xiàn)疑似病患要指導患者及時就醫(yī),短時間內出現(xiàn)多名相似癥狀的病例要及時向轄區(qū)疾控部門報告。廚工發(fā)生相關癥狀時,應立即脫離工作崗位。
諾如感染者嘔吐物處理
吸入患者嘔吐時所產(chǎn)生的氣溶膠是諾如病毒傳播的重要途徑。及時、有效、安全地處置患者的嘔吐物,是疫情處置、防控的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。
消毒前準備
一旦家庭或集體發(fā)生嘔吐病例,應盡快疏散無關人員遠離嘔吐物污染區(qū);開窗通風;將病例送至醫(yī)療機構就診,或暫時轉移至單獨隔離房間休息。消毒人員做好個人防護。清潔人員在消毒處理前需佩戴好:一次性外科口罩,橡膠手套,一次性帽子,隔離衣,一次性防水鞋套。
嘔吐物處理流程
抹布在配好的消毒藥物(有效氯含量≥5000mg/L)中完全浸泡后取出;將嘔吐物表面完全覆蓋;小心移除到裝有配好的消毒藥物(有效氯含量≥5000mg/L)的垃圾袋/專用垃圾桶中;浸泡30分鐘,隨后可做廢棄處理。
附著嘔吐物處理流程
若患者的衣物,室內的地面、桌椅、墻面等地方粘附有嘔吐物:在做好個人防護的情況下,首先用消毒濕巾清理掉嘔吐物;然后將污染衣物在有效氯含量為500mg/L的消毒液內浸泡30分鐘;用含有效氯含量≥1000mg/L的消毒藥物的抹布對污染物附著的地面、桌椅、墻面及嘔吐物周圍2米范圍內進行擦拭消毒,擦拭2遍,消毒作用30分鐘;最后用清水擦(拖)拭干凈,處理清潔用品和個人防護用品后,進行手部清洗消毒。
有效氯濃度500mg/L的含氯消毒劑配置方法:
84消毒液(標簽上注明有效氯含量5%者),按消毒液:水=1:99 比例稀釋;消毒粉(標識有效氯含量12%,20克/包),1包消毒粉加4.8升水;含氯泡騰片(標簽上注明有效氯含量500mg/片),1片溶于1升水;其它消毒產(chǎn)品按產(chǎn)品標簽標識進行配制。
學校和托幼機構應做到:
1.加強監(jiān)測。中小學校、幼兒園落實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、晨午檢制度、因病缺勤缺課追蹤登記制度。
2.發(fā)現(xiàn)感染者要及時引導其就醫(yī)或回家休息,不能帶病上崗、上學。
3.加強通風和消毒。保持教學區(qū)域、公共生活區(qū)域等場所日常通風換氣和清潔消毒。
4.加強健康教育宣傳。通過校園網(wǎng)等線上資源及公告欄等線下資源,多種形式開展健康教育和傳染病防控知識宣講培訓,提升師生員工防病意識、自我防護能力和健康素養(yǎng)。
5.出現(xiàn)聚集性或異常病例,及時與當?shù)丶部貦C構聯(lián)系,配合衛(wèi)生部門各項防控措施,及時報告信息,按要求開展消毒工作。
學生及家長應做到:
1.注意天氣變化,初春不要急著脫去冬裝,尤其要注意腳部保暖,根據(jù)天氣變化和體質情況,適時增減衣服。
2.保持充足睡眠,健康飲食,堅持適量運動,從而增強身體的免疫力。
3.保持室內空氣流通,保持室內空氣新鮮,注意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,以減少患病的機會。
4.杜絕帶病上課上班,配合做好各項防控工作。